新聞中心
創新融合發展成實體書店主流
發布時間:2022-04-01
作者: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閱讀量:161
|
當下,很多基層新華書店的日子并不好過。線上銷售渠道、銷售主體的日益多元,持續低折銷售;出版社自辦發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疫情門店閉店、限流導致進店讀者持續下降;讀者閱讀習慣漸趨屏端、購買習慣向線上不可逆轉移等,造成了新華書店門店零售業務的持續下滑。疊加“雙減”政策落地后教材教輔發行受到的較大沖擊,基層新華書店業績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通過對十余位基層書店經營者采訪了解到:一方面是互聯網時代閱讀習慣、銷售方式出現較大變化,另一方面是實體書店自身經營水平尤其是創新能力、互聯網化水平、市場營銷能力相對薄弱。近年來基層新華書店雖然進行了持續變革,但仍面臨較大的發展困局與經營壓力。
正如石家莊市新華書店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永聚所言,疫情下讀者購書習慣發生變化,電子書、有聲書快速發展,圖書流通渠道漸向線上轉移,實體書店雖通過升級改造,從單純圖書銷售賣場向以閱讀為中心的新型文化綜合體運營空間轉化,但實際運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難。
基層書店難題疊加困局更甚
在疫情爆發前,實體書店已經面臨著線上多元渠道競爭,盜版沖擊嚴重,讀者購買、閱讀習慣改變,線上運營能力薄弱,人才短缺等多重壓力。如今,疫情常態化下,疊加“雙減”影響,基層書店面臨的發展困局更加棘手。
線上渠道多元更具優勢,讀者對實體書店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傳統網絡書店、新興線上渠道的低廉價格不再是唯一的市場競爭力,便捷的渠道、快速的送貨上門、周到的售后服務,使得線上渠道的優勢更加明顯,給實體書店帶來的沖擊正在加劇。另一方面,讀者對線下書店環境、圖書品種、營銷活動、延伸服務等期待與要求越來越高,實體書店投入升級改造的費用大幅增加,經營模式變革加大了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所帶來的人工支出等經營成本持續高企,在經營理念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滯后,讀者閱讀及購買方式向網上轉移并形成習慣,以及與網絡書店經營環境的不對等使得實體店的渠道價值進一步削弱,整體發展“慢一拍”造成不能盈利或難盈利,已成為書店人的痛點和難點。
“盜版”“高定價低折扣”等現象加劇市場無序競爭。盜版圖書頻出仍然沖擊著正版出版物市場、損害讀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某知名企業也在推出“選七付二”“28元一斤”促銷活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圖書銷售市場。部分圖書定價虛高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圖書價格與價值相背離,在線上平臺像直播帶貨可以通過低價銷售,但實體書店難以跟進,此舉對圖書這種附加知識產權的特殊商品而言,不符合市場規律,長此以往將最終導致出版上下游兩敗俱傷,不利于出版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近年來優秀的、能引發共鳴、實現長期銷售的圖書少有出現,大多數圖書的生命周期較短,實體書店難以進行大范圍的宣傳推廣,也給實體書店的銷售帶來了不利影響。
立足主業擴大外延尋求全面創新
“實體書店如果仍是‘銷售書籍的店鋪’,就會如當年被福特汽車消滅的馬車行業一樣,逐漸走向消亡,行業需要通過不斷創新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睆V西邕華圖書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王文雙如是總結。當下,“創新”“融合”“數字化”已成實體書店發展的主攻方向,融合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推進數字化發展,更新圖書選品、強化門店布局、提升服務體驗,拓展經營范圍、創新營銷模式等成為基層門店全面推進的重要舉措。
深化線上書城+線下門店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實體書店網上商城、線上門店建設已成為出版物發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持續推進實體書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線上線下高效運轉的運營體系是實體書店當前發力的重點。石家莊市新華書店依托河北省店已趨于建設完善的“新華優選網上商城”,不斷追求“當日達”“品種全”“優惠多”等特色服務亮點,致力于將“新華優選”平臺打造成為當地讀者網購圖書的最佳選擇;通過入駐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網店,抓住直播帶貨的發展契機,完善電商經營版圖,實現了實體書店與電商的深度、有機融合發展。
加強科技賦能,推進線上線下業務協同是王文雙看重的實體書店的重點方向之一。他認為,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時代,實體書店需依靠互聯網平臺和渠道拓展新型業務,要借助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發展電子商務,推動互聯網化與多業態融合發展,同時實施第三方物流發展規劃,解決實體書店送貨難、送貨慢的問題,做出一流的客戶服務水平。
加快“文化+”“書店+”跨界融合發展。實體書店要立足主業,聚焦消費者,通過對消費者的精準定位,增強書店差異化服務,打破固有經營模式,進行多元業態融合,通過品牌化建設、專業化運營、特色化服務等方式,不斷滿足讀者日益豐富的多元文化需求,構建閱讀生態圈。湖南衡陽市新華書店黨委書記、總經理馬建春認為,實體書店要堅守主業主責,保持優秀內容供給,通過轉型升級探尋多元文化業態融合、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可能。西安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趕表示,實體書店要從文教服務商發展為文教運營商,進而提升為文教投資商,推行內外融合、區域拓展、業務延伸、資本運作,重塑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增長。
太原新華書店正探索增加實體書店未來新的經營業態,持續打造經營新業態、培育壯大教育服務多元產業、推動板塊協同發展、鞏固拓展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增進實體書店未來匹配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能力,從銷售有形產品向服務教育產業鏈轉型。石家莊新華書店所屬石家莊書城、兒童書城、八度書屋、飯米粒書房各具特色,針對性的引入非圖業態、開展閱讀主題服務,如兒童書城開展了“假期帶讀”活動,八度書屋開設了“八叔電臺”線上讀書分享欄目,石家莊書城增設了鮮花、咖啡、文創等綜合業態等。廣西新華打造的新華書店23號旗艦店,努力建設成為時尚生活文化地標的可能,將不同業態、空間融合,讓書店成為多業態主體,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發現和選擇的機會。大連市新華書店探索“文化+”“書店+”,以“用戶思維”、“場景思維”重新定義書店價值,打造城市文化會客廳。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仙桃市分公司經理趙立認為,實體書店要逐步從賣產品到賣服務轉變,要進一步創新產品結構創新,提升服務品質,圍繞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新需求,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要精準建設網點,強化服務體系,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與新華書店優勢互補,豐富便民閱讀網點,融合閱讀與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持續創新門店銷售方式方法。創新經營一直是實體書店持續推進的工作重點,通過創新出版物發行方式、開展店外銷售、拓展新業務等,提升門店運營效能。馬永聚認為,當前,出版物發行的主題化、專題化成為書店常態,2022年要抓住“黨的二十大”等重要節點,開展相關營銷活動,促進銷售。山西新華書店集團太原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高華表示,太原市店將發展“全民閱讀直通車”新業務,采取服務流動讀書的形式,提升紙質出版物銷售能力,并圍繞旗下古籍書店,推出文創產品。山東新華書店集團濰坊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靜強調,要建立完善以覆蓋城鄉、社區、商圈、學校為重點發行網點建設,促進業態融合、渠道融合,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新華文軒宜賓中心店重點加強了店外拓展工作。該店經理高平表示,要抓住世界讀書日和天府書展等重要閱讀推廣活動,走出店堂,深入政企客戶,打造閱讀空間,提供閱讀增值服務和定制服務,通過打造宜賓地區講書人、閱讀推廣人,帶動全民閱讀的推廣,讓更多的人參與閱讀,提升實體書店的整體競爭力。